央廣網宜昌7月6日消息(記者莊勝春 丁飛 陳鵬)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過去幾天,中國之聲持續關註了湖北宜昌夜明珠碼頭“麻雀搶食大米成批死亡”事件,截至目前,導致麻雀死亡的殺蟲劑呋喃丹成分來源仍未查明;運至重慶的這批大米也仍在召回之中。不過根據重慶方面的抽檢,大米沒有問題,宜昌方面也表示,麻雀之死和大米沒有直接聯繫。
  雖然截至目前,除了麻雀的死,還沒有看到這起事件造成其它的食品安全影響,但源頭沒有查清,隱患就仍存在。更重要的是,這件事暴露出的種種應急機制弊病——信息發佈不准確、聯動機制不順暢等等,都值得我們追問。如果這些弊病不能根除,如果下一次死的不只是麻雀,誰來保障、維繫我們的安全?
  今天,距離麻雀之死已經過去整整一周。
  根據三天前湖北宜昌發佈的事件進展:麻雀死亡原因為呋喃丹中毒,但與碼頭運輸大米無直接聯繫。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碼頭周邊農藥銷售店、農戶使用農藥情況進行排查,追查呋喃丹的來源。
  但此後,官方再未發佈更新信息,宜昌市食安辦專職副主任張志國中午短信告知記者,宜昌市公安局、農業局、森林公安等部門仍然正在深入排查。
  而在重慶方面,自4號對外發佈說,“截至當天下午兩點,尚有55公斤大米沒有召回”至今,兩天過去,也還沒有最新的召回信息發佈。
  最新進展只有這些,但很多疑問仍然待解。
  信息發佈為何一度失真?
  根據重慶市食藥監局宣傳處處長潘建波的介紹,2號當地註意到輿情後就已主動出擊,隨後公告稱存疑大米都已封存。但3號晚間他接受中國之聲採訪時,首度坦言,有少量大米已流入市場。
  4號下午官方終於對外發佈,大米已於2號在廣東中路468號進行了銷售,有230公斤流入市場,仍有55公斤仍在召回。
  昨天下午,潘建波對此作出解釋:
  潘建波:我們開始去的時候,的確全部封存了,你想有一百多噸,清點要清點很久的,後來一看數據不對,再調查才發現有的賣出去了。
  為何大米數據一直對不上?
  根據宜昌方面3號的介紹,貨船上共有4個品牌87噸大米,事發當時已全部抽檢,而重慶方面的數據卻是:船上共有10個品牌152噸大米,其中宜昌市已抽檢4個品牌28噸。重慶食藥監一位工作人員接受記者採訪還堅稱,中途不可能存在上下卸貨的可能:
  記者:這批大米從宜昌運到重慶的時候,中途有上下卸貨的行為麽?
  工作人員:沒有,這個沒有。
  如今,雖然10個品牌大米經重慶方面抽檢都沒有問題,但這對不上的數字,卻一直無人能夠給出答案。
  兩地應急溝通為何不暢?
  根據記者從兩地獲取的信息,截至3號夜裡,也就是麻雀死亡4天后,儘管宜昌市副市長已經重視此事、牽頭排查了一天時間,儘管重慶市食藥監部門也已於一天前主動封存大米,兩地的唯一官方溝通,卻只是2號晚上,宜昌向重慶發出的一紙公函:請求協助對該批大米進行全面檢驗排查,併在結果出來前,對所有大米進行封存。
  而對於這批大米數字變化的原因,兩方卻都不能給記者一個明確的答覆。3號夜裡,宜昌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甚至讓記者自己去問。
  宣傳部工作人員:可以叫重慶那邊問一問,我們的那四個品牌到重慶那邊還是不是那麼多。
  記者:你們還沒有溝通過這個數字?
  宣傳部工作人員:這個沒有,他們也沒跟我們說過……
  對於這些問題,長期研究應急管理問題的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王叢虎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據他介紹,如今我國各個地方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應急聯動機制建設上,更多關註的是和周邊地區、尤其是省內地市間的機制建設,跨省機制還不完善。
  王叢虎:可能涉及到食品安全的部門有沒有這樣一個完全是在一個平臺上共享信息的機制,這也是對於他們這兩個地方,尤其是涉及到上下游水陸交通主幹道的情況下,他們顯然應該建立起來。
  記者:有了這樣一個平臺,可能就不需要通過發函這樣的方式?
  王叢虎:的確,發函是傳統的公文方式,顯得有些滯後了。在信息時代下,顯然他們在電子政務方面,技術的應用和分享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原標題:信息失真數據對不上 “麻雀搶大米死亡”事件仍撲朔迷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d31idesr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